Asia Europe
--中文-- Europe
 
陶怡理财保险服务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日期:21.10.2008

欧美的金融市场稳定方案面面观

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风暴的蔓延,欧洲各主要国家不再各自为战,而是通过协调,推出了基本相似的救市计划。与美国2008年经济稳定法案相比,欧洲救市策略有明显不同的侧重:

• 国家为银行信用担保

为了解决银行互不信任,同业拆借停滞,金融机构因而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英、德、法等欧洲诸国政府决定为银行同业拆借业务和发行公债作保。前提是银行自己提出申请,政府提供担保时将根据银行的信用风险收取一定的保费。这一措施的优点是救市所需的资金比较少。虽然各国承诺的担保金额总数以万亿欧元计 (光德国就达四千亿欧元),但只有当坏账出现时政府才需要动用资金偿还,根据德国财政部的预算,坏账率为5%,也就是说,如给四千亿欧元的同业拆借作保,可能的损失估计是两百亿欧元。同样为了解决银行的流动资金问题,美国的救市方案则是从政府收购次级房贷入手,所需的资金量要大很多。根据最初计划,美国政府准备以最多七千亿美元的资金来帮助银行剥离坏账。与美国方案相比,欧洲的政府担保实施起来快得多,操作技术上也简单得多。缺点是各银行顾忌接受政府担保会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随便救援。欧洲方案也包括政府收购银行不良资产,但此一措施只起辅助作用。

• 国家向银行注资

基于银行亏损严重,造成股金显著不足的状况,欧元区各国政府表明愿意用公币向银行注资。目前,比、英、荷、法已有多家重要银行接受部分国有化,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立银行预计将成为第一个接受国家注资的金融机构。德国为向银行注资共准备有八百亿欧元。与国家信用担保一样,只要还有其它选择,银行一般不会轻易向国家开口要求注资,因为(部分)国有化的同时,政府将干涉银行的经营策略,可能要求解雇现有领导层,并对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股东的分红提出严格的限制。所以,英国政府规定,各个银行必须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如果银行无法在资本市场上筹到资金,就强迫接受政府注资。令人注目的是,可能是出于银行竞争优势的考虑,本来反对向私有银行注资的美国财长,在欧洲银行(部分)国有化方案出笼后,一改初衷,半哄半强迫地向美国九家大银行注入巨额国家资本。

• 央行大规模放松再贷款政策

同样为了解决同业拆借运转不灵,银行流动资金缺乏的问题,欧洲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时暂时放弃以往有限资金拍卖的方式,改为只要以有价证券做抵押,央行将无限量对商业银行贷款。如此,央行的再贷款,将(已?)取代同业拆借成为银行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流动资金所付利息具有相当吸引力,也使得在融资市场上各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的业务往来越来越被商业银行和欧洲央行的单线关系所取代,基于商业银行申请政府信用担保的犹豫态度,欧洲央行的再贷款可能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银行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美国联邦储蓄银行近来也开始向商业银行的存款付息,并将可用做抵押的有价证券范围扩大到工商企业的短期债券,变相直接向工商业提供资金。

• 政府为私人客户的银行存款担保

除了同业惜借的问题以外,英国北岩银行和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的教训告诉我们,私人客户的惊慌挤兑是银行资金链断裂的另一个原因。欧洲各国政府先后为私人客户的银行存款担保,就是为了防止上述状况再度发生。目前,欧洲的有关规定还比较混乱,即有欧洲联盟制定的下限,又有各国担保金额不一的国家法规,走得最远的是爱尔兰政府,不仅无限量担保私人存款,还担保银行的其它债务。这种差异促使私人存款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造成欧洲各国政府间的矛盾。

• 修改银行业务报告的规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规定, 银行必须根据持有目的将买入的债券分为“用于交易”、“可能出售”和“终结持有”三种。“用于交易”的债券在银行帐面上必须以市价计算,价格变化计入银行的盈利或亏损。次贷关联债券市价的大跌,造成金融机构大量亏损;“可能出售”项下债券的市价下降虽然不马上反映到银行盈亏计算上,但计入“估价差别”,如果市价变化有理由被认为是长久性的,则也要影响银行经营结果;只有“终结持有”类可以忽视市价的起伏。欧洲国家现在主张从今年第三季度起,银行可以把“用于交易”或“可能出售”类的债券重新定义成“终结持有”,以避免市价下跌给金融机构的股本造成近一步的压力。但笔者认为,这一措施必将进一步恶化银行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增加对银行的不信任,无助于解决金融机构的信用危机。

欧美各国积极救市,已对稳定金融市场信心起到了明显的正面作用。但是,目前很难确定政府救市措施够不够,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财政负担。我们既有90年代初瑞典政府救市最后结算赢利,也有现在冰岛受银行所累而频临国家破产的先例。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目前无法对金融危机给全球工商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出一个可靠的判断。

(全文作者苏兆生博士,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