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Europe
--中文-- Europe
 
陶怡理财保险服务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日期:12.10.2008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动用七千亿美元救市?

处于次贷危机中的美国金融业近来险象重生:先是银行业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另一主要投资银行美林则并入美国银行躲过一劫;随后世界第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须靠美国央行的巨额贷款来挽救自己的市场信用;紧接着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行破产案;另外,频频可危的美国第五大银行美联银行被迫向福国银行出售其业务。同时,危机向欧洲蔓延:比、荷、卢三国政府对该区主要银行富通银行大规模注资,最后,该银行在比、卢两国的业务并入法国巴黎银行,在荷兰的业务由荷兰政府接收;比利时和法国的重要地方银行-德克夏银行也靠着政府注资暂渡难关;继北岩银行之后,英国另一家房贷储蓄银行B&B银行被收归国有;在德国,房贷地产银行靠政府担保避免倒闭厄运。

面对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这一严峻形势,美国政府和央行不再坚持救市时个案处理的方针,而制订了2008年经济稳定法案,宣布准备以最多为七千亿美元的资金,向各个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收购坏账和问题债券。

这一措施是否对症下药?我们必须从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说起。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其形成主要有如下原因:

1. 投资产品极不透明
所谓次级房贷,就是说贷款人经济条件原本不符合普通贷款标准,因此,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很大。但投行通过引入不同的还款优先权,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式优化,硬生生从这些质量很差的房贷中衍生出信用评级很高但极其复杂的结构性投资产品。很多投资者并不理解这些复杂产品的风险,而只是看到各大著名风险评级公司定下的评级,与信用风险很小的国家公债一样,同时,次贷投资产品承诺的回报却高得多。一时间,银行和其它投资者大量增仓这种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美国房地产业极度扩张后盛极而衰,金融市场对次贷债券信心动摇时,投资者又一窝峰抛售此类产品。因为大家都不理解相关的信用风险,无法对次贷债券做可靠估价,投资量又大,所以很快就只见卖家,不见买家,市场崩溃。各个银行守着一大堆找不到下家的次贷产品,也不清楚它们到底值多少钱,当然就会收紧放贷,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另外,银行更不敢对陷入一样困境的同业贷款。如果说商业银行尚有客户存款这一重要资金来源的话,那么象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行则依赖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调入资金。次贷投资出不了手,而同业拆借这一短期资金来源枯竭,流通资金的缺乏便成了银行的一个生死劫。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接收各银行的次贷投资,那么,这一造成目前金融危机的信用风险将从银行的账面上消失,从而使各金融机构恢复信心,按常规维持对公司及个人客户放贷,并继续货币市场上的正常同业拆借业务和其它资本市场交易。

2. 高财务杠杆
为了追求投资高回报,同时受益于长期宽松的银根,很多银行过去尽量借钱投资,从而提高了银行及其产品的信用风险。出售包括植入高财务杠杆的次贷投资产品给国家机构,回收的资金可用于降低银行的负债率,这将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对于金融系统的信心。

美国政府携七千亿美元救市,会给银行业带来大量新鲜资金。但是,如果有人认为此项措施有药到病除的功效,很可能会失望。首先,依据90年代初北欧银行危机和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经验,美国政府只用七千亿美金来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可能不够。此外,现法案规定,财政部长马上能用来救市的仅为两千五百亿美元,经总统批准,可进一步动用一千亿美元的资金,在动用另外的三千五百亿美元之前,财长须给议会至多15天时间审查批准。政府以什么价格来收购银行的次贷投资,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目前无市无价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许多次的拍卖,慢慢找出市价。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操作时间较长,见效慢,重患者可能等不及这帖慢药生效。另一个方法是根据终结坏账率,以比较接近票面值的较高价格快速接收次贷。但是预测次贷的终结坏账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收购价格过高,会给纳税人带来损失,造成赚钱银行独享,陪本全民埋单的不合理现象。所以,法案规定,金融机构如果接受政府援助,就必须转让一部分公司股份给国家,通过这种方法将受益归还给纳税人。另一个措施是,如果收购次贷给政府造成财务损失,受援银行5年后须赔偿。

必须指出,美国政府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的目标是金融业,饱受房价下落打击的房贷借款人并不能从上述措施马上得到援助。但现法案预定,政府接收次贷后,将使用其债权人权力,减轻贷款人的财务负担,帮助他们保下自己的居所。其次,现法案的对象限于美国境内的金融机构,欧洲和世界其它地方收购的大额美国次贷不在援助范围之内。基于金融危机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为了避免因美国政府救市,美国银行获得相对于欧洲同业竞争优势,欧洲各国政府和央行也会采取进一步的救市措施, 支持欧洲银行。笔者认为,美国政府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必须和其它许多重要行动组合起来,才能有效帮助资本市场重建信心,减小发生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可能性。

(全文作者苏兆生博士,作者介绍